6月11日,港航水利集团2025年度生产安全事故暨防洪度汛应急演练在岳阳港城陵矶港区松阳湖三期工程举办。省国资委二级巡视员戴雪峰出席并对演练进行点评,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周海斌担任演练总指挥,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段元振出席演练活动,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城陵矶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邓灿担任演练副总指挥,航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龙秋亮担任现场总指挥。
本次演练由港航水利集团主办,城陵矶港口集团、航务公司承办,省国资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应急管理厅等单位全程督导。演练紧扣“安全生产月”和防洪度汛工作要求,以“科技赋能应急、实战锤炼能力”为核心,通过 7 大实战科目检验应急体系,联动12家政企单位构建应急处置矩阵,形成“水陆空”立体作战模式,全要素实战演练彰显国企担当,为长江经济带枢纽工程筑牢安全屏障。
高规格统筹:构建多维度应急指挥体系
作为湖南省属国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标志性行动,演练集结“政、企、军、民”多方力量:岳阳海事局、湖南城陵矶新港区管委会等6家单位全程指导,依托港航水利集团旗下湖南省航务工程有限公司组建的国家水上工程救援长沙队、湖南省水上交通安全指挥监控中心、岳阳港城陵矶港区松阳湖三期工程等6家专业机构协同作战,参演人员达145人,投入“中国应急长沙号”多功能救援船、水下机器人等先进装备30余台套,构建起“传统手段+智能设备” 的现代化应急体系,充分展现国企在技术装备与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
全要素演练:七大科目覆盖工程全场景风险
电气失火应急处置:模拟预制梁场5号开关箱短路起火,监测组30秒内完成报警,抢险救援组采用“三阶段灭火法”(压制明火 — 通风口喷射 — 电缆挑开),3分钟内消除复燃风险。特别演示开关箱灭火“根部压喷+二次冷却”战术,避免带电设备处置中的触电风险。
机械伤害应急处置:钢筋弯曲机卡滞模拟场景中,救援团队严格执行《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通过“电路双确认(断电+挂牌) — 软布防护 — 辊轴反转”标准流程,5分钟完成肢体解救。医疗救护组同步开展“止血 — 固定 — 心理干预”三联处置,演示骨折伤员搬运时的轴线保护技术,体现 "科学救援" 理念。
Ⅳ/Ⅲ级响应实战:模拟长江水位突破设防水位至警戒水位过程中,演练团队启动“监测 — 预警 — 撤离”机制:信息监测组通过无人机 + 人工巡查构建立体监测网,后勤保障组以“以车代仓”方式前置砂石物资,码头钢平台10分钟内完成人员设备撤离与配电箱防水转运,同步开展砍青扫障打通巡查通道。
水上综合救援:模拟“鄂潜江货 9189”失动船舶救援中,“中国应急长沙号”大型多功能救援船展现高速机动能力;智能救生担架实现“1公里远程操控+25℃恒温救援落水人员”,围油栏布设与水下机器人清障同步开展,完成 “救援 - 防污 - 通航”多目标处置。特别演示锚链断裂后的“声呐定位 - 潜水打捞 - 甲板固定”标准化流程,20分钟清除航道隐患。
Ⅱ级响应险情攻坚:针对背水坡散浸与迎水坡崩塌复合险情,技术组拟定“三维导渗系统”,配合0.5吨块石“骨架-填充-防护”三层抛投工艺,30分钟构建抗冲防护体系。崩塌处置中演示砂袋叠砌“1:0.75 坡度控制 + 双层交错”技法,同步开挖截水沟防止坡面汇流冲刷,体现“工程措施 + 生态防护”的现代防汛理念。
智慧化支撑:科技强安重构应急处置范式
演练中投入的“中国应急长沙号”多功能救援船、智能救生担架、智能救生圈、水下机器人等特种装备,与“无人机巡堤 + 智能水位监测 + 数字孪生”的立体监控系统形成协同效应,实现了从“经验处置”到“科技应急”的质变跨越。特别是水下机器人、智能救生担架等救援技术应用,展现了企业在智慧应急领域的探索成效,演练深度融合“智能装备 + 数字技术”,构建起“水陆空”一体化应急体系,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应急范式革新,为全省 “科技强安”战略提供实战样本。
专业化提升:以演促建夯实安全发展根基
省国资委二级巡视员戴雪峰在点评时指出,此次演练实现三个突破——从单一灾种到复合险情的处置跨越、从人工巡查到智能监测的技术升级、从企业自救力量+专业救援力量+科技赋能手段的三维联动体系,打破了传统应急处置的资源壁垒,实现了应急效能的最大化整合,为全省重大工程应急管理提供了标准范式。
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周海斌强调,要持续推进应急预案实战化、应急装备智能化、应急队伍专业化,将演练成果转化为本质安全能力,为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编审:陈南松
审核:盛 箐
审定:周中华
责编:
来源:湖南省航务工程有限公司